找到相关内容500篇,用时8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祖师禅与分灯禅——兼论中国禅与日本禅

    物,故名佛性。’今云是佛心,未审心之与性,?”慧忠曰:“迷即,悟即不。”僧曰:“经云:佛性是常,心是无常,今云不何也?”慧忠曰:“汝但依语不依义。譬如寒月水结冰,及至暖时,冰释水。...无修。造成这两种禅法歧义的主要原因是,祖师禅以当前现实之人心佛性;分灯禅则以恒常遍在的“真心”佛性。从思想文化背景说,祖师禅主要受儒家心性理论的影响;而影响分灯禅的则主要是老庄崇尚自然的学说。文章...

    赖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2464994.html
  •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

   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  将释此经,略开二门:一者,略释名题;二者,广诠文句。  略释名题者,经题有人、法、喻之。今此经师有显、密二释;显义说者,谓就人立名,以弥陀西方如来故;密二释;显义说者,谓就...、天众等。所以者何?顺佛遗教故,三世诸佛法如是故。六中前三总,一切经同故;后三,随诸经所说法门及一会所被根机而差异故。初如是者,梵云 曀緵。 曀者。一切诸法求不可得义,所谓佛性也; 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365301.html
  • 佛说八大灵塔名号经集注

    乞立国,以道土名,号舍卫。《弥勒上生经》疏云:此中印度境侨萨罗国之都城,南侨萨罗国,故以都城国之称。又云:应云丰城,一具财物,二妙欲境,三饶多闻,四丰解脱。国丰四德,故以名焉。只陀园者,一名...南游天竺国,亲礼八塔,右绕供养。但次第与今经略有不同,此经中第四、第五、第六、第七彼第七、第六、第四、第五耳。西藏行人亦多以铜本造斯八造承事供养者,故知是诚兴福之妙术,植善之要门也。  宋西天译经三藏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4365302.html
  • 天台宗教典

    ,总释五重玄义:后释,对五重玄义的每一重各各进行解释。其中,在第一重玄义“释名”中,对《法华经》全称中的“法”、“妙”、“莲华”、“经”等字的意义分别予以诠释。在对“妙”字的解释中,提出了“迹门十...十七年(597)之间。通行本有《大正藏》(第三十九册)本等。   本书是对北凉昙无谶译的《金光明经》四卷的结构和字句的详细解说。书中将《金光明经》大三分:第一品《序品》至第二品《寿量品》中“天龙集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165538.html
  • 天台宗山家派本如神照及其直传弟子

    能观三谛之妙理。山外派则主张“真心观”,认为观道之要点在依妙解而定妙行,妙解乃理解圆融三谛三千之圆理,妙行是实行圆妙之三观;由妙解而得妙行,即无真妄之,亦即依妙解而得实相三谛之理心,须视此一理心...涅盘》、《光明》、《观无量寿》、《观音行玄》、《止现》、《金婢》、《观心论》等,皆讲说六七过。尝集百僧修法华长忏一年,瑞验屡见。宝历二年七月,驸马李遵勖请于朝,赐“神照法师”紫方袍,赐智者教文四千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5265539.html
  • 唐长安佛寺考(2)

    净传》:“诏赴京,于白莲花亭安置……敕召太平寺远法师及两京三学硕德,发问锋起。”  太原寺:在休祥坊。咸亨元年,武后外氏故宅立太原寺,载初元年改崇福寺。于洛阳的太原寺分称东、西太原寺,如彦惊《佛顶...姿态,又便于出入都城,与朝廷、世俗社会联系。在皇城和大明宫内可考的寺院如下:  德业寺: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傅》:“(高祖婕妤、薛道衡女)情慕出家,帝从其志,禁中造鹤林寺而处之,并建碑述德……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0165550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无为观

    的这派承认而派所否认的,于是在学派思想中,就发生了激烈而不妥协的斗争!   所谓种种无为,就是学派中所常讲到的三种无为及九种无为,而九种无为的说法,又有两大派系的不同,对于学派思想有所认识的,...不同的虚空相。如器皿是方的,就显现方空,如器皿是圆的,就显现圆空。虚空本身虽无差别,由于器皿不同,不妨有种种空相。择灭,从究竟说虽是一个,随系事不妨说有不同。这样,就把二兀与多元的两派思想融会贯通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865951.html
  • 《起信论》之争后梁启超的佛学思想探微

    印度佛教》一章。可惜我所有关于佛教的参考书都没有带来,而且的功课所牵,没有时间来做较完密的讲义。现在所讲很粗略,而且还许有不少的错误,只好将来改正罢。”按此说法,此文似乎临时受托之说,并非严谨之...教理的依据,不再轻言“真常心”了。他将佛教思想概括“无我”,此举解决了论战可能造成的佛教信仰危机;同时他又提倡积极意志,用于宗教修证或道德修养。但“无我”又如何能建立行动主体和道德主体,他无法从佛学中...

    林国良 江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4366429.html
  • 解脱道论分别定品讲要

    已释)。谓心与心所(善心所之精进及境之等持──即寂静──)和合,平等正住于境而不动乱,是即心一境性之义也。反显者,以客尘烦恼远离不动相续定体。谓此能虑之净心,不烦恼猛风所动,如殿里灯光,明照不动...平等方便而令余心心所平等,喻如手执称,使两端平衡无有高下,斯名为定。二谓心既得定,等任运住,不驰异缘,喻如满鉢之油,执者平正,即不倾溢也。三谓此时须有念舆精进之辅助,念即明记,境心所;精进即勤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666673.html
  • 六门教授习定论

    据道理,将止观分成二橛,以配定慧,谓禅度为止,智度观。并于其书最后开二章,取无着《瑜伽》之说以释止,取龙树《中观》之义以释观。一体止观,偏据两家,意存高下,此实由于有理无教之误(龙树、无著之讲止观...得向善、向上也。今说定之本依,其性质与修习次第果何似耶?曰:先令心习境而能住,逐渐引生於定。此串习能住,定之加行。及其成就能住,则得定之近分,所谓外定(谓之外与近分者,於根本定及安定也)或末至定。...

    吕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666674.html